智慧物流产业园医药冷链物流面临的难题
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智慧物流产业园医疗市场药物需求量也逐步提高。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未来国内医药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或可达到1200亿元。市场虽大,但也面临挑战。随着标准政策的确定,医药冷链物流的竞争将更加标准化,企业也将根据标准,针对作业设定物流过程中的温度,以降低物流成品,提升服务品质。
医药冷链物流所面临的难题主要来源以技术方面与上下游企业关系两个方面。
1、技术方面
医药冷链物流与常见消耗品物流不同,国际上对于医药冷链物流有着严格的规定。如WHO出台的《The Blood Cold Chain》在血站组织指南中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血液温度界限。该指南中规定,全血和红细胞必须储藏在2至8℃的环境下,血小板必须在22℃下,新鲜冰冻血浆必须在-20℃以下保存,以保证血液成分制品的活性与安全性。
在实际情况中,如新鲜冰冻血浆这类对冷藏温度要求极高产品,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冷链把控。因为温度记录仪只存在于集装箱内部,而产品在整个医药冷链物流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装卸货进程,而这些进程是难以控制或监控的。所以为避免在装卸过程中的药品损坏,企业必须为集装箱设置更低的温度,以避免装卸货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2、供应链协调
如何处理好医药冷链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协调整条供应链的灵活性与精益性是当下医药冷链物流供应链发展的趋势。
灵活性要求上游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而非成本为经营的主要要素。追求灵活性可以预防缺货情况,但相应的库存成本也会上升。一般情况下,库存是以成本的形式计入经营,一旦有突发事件导致供应链流通不畅,库存便为企业带来了盈利机会。
精益性是指企业以零库存为目标,尽可能的减少安全库存数量。以精益性为目标的企业往往仓储成本较低,但企业经营严重依赖未来业务量估算、供应链的信息化程度以及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此种模式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但企业愿意为了追求零成本而不断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对两种不同目标的追求直接影响了企业间的关系,医药类企业更偏好于保证供应链的灵活性。就英国而言,医药冷链物流供应链流通环节少,供应链形式简单,药物原材料商逐渐占据了供应链的主导地位。药物原材料如鱼精蛋白来源于鲑鱼,这种生物类药物原材料受季节影响,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需求。在此情况下,原材料商严格的控制了产品定价权,而下游企业话语权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商。一条具有活力的医药冷链物流供应链必须有一个主要企业(指供应链某一节点,并非金融公司),能带动医药冷链物流整条链的发展。
当前造成医药冷链物流供应链效率低下的原因仍是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操作系统缺乏互操作性,医疗领域则是第三方物流EMR系统难以与HIS系统对接。既然存在这个问题,那么就会涌现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企业,这涉及供应链的可持续性。